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blog:ease:如何正确的练习写作 [13:00 - 03月05日] ease |
blog:ease:如何正确的练习写作 [03:42 - 09月02日]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如何正确的练习写作 ====== | ====== 如何正确的练习写作 ====== | ||
- | + | =====初心===== | |
- | #初心 | + | |
2014年2月10日,我开始每天写千字文,到现在(2015年3月3日)已超一年,在这期间,我写了347篇文章,全部放在我的博客(cnfeat.com)和公众号(cnfeat)上。 | 2014年2月10日,我开始每天写千字文,到现在(2015年3月3日)已超一年,在这期间,我写了347篇文章,全部放在我的博客(cnfeat.com)和公众号(cnfeat)上。 | ||
行 10: | 行 9: | ||
写的作用,《重来》这本书说: | 写的作用,《重来》这本书说: | ||
- | 如果准备在一堆人中挑出一个人来做某份工作,那就挑写作能力最好的那个。至于他有没有做过市场、销售、设计、编程或其他什么,倒并不那么重。他们的写作能力迟早会带来好处的。 | + | > 如果准备在一堆人中挑出一个人来做某份工作,那就挑写作能力最好的那个。至于他有没有做过市场、销售、设计、编程或其他什么,倒并不那么重。他们的写作能力迟早会带来好处的。 |
- | 这是因为,一个会写作的人,他厉害之处可不仅仅是会写作而已。文法清晰代表思路明晰。那些会写作的人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他们使得事情变得更好理解了。他们擅于换位思考。他们懂得抓住重点。这些都是你想在一个应聘者身上看到的特质。 | + | > |
- | 一年前,我没有写作的习惯,既然要写,就先养成写作的习惯,当时恰好看到王佩的《每天写一篇千字文靠谱吗?》,和简叔的《如何坚持每天写一千字》,我当时就想,既然他们都说好,那我就开练吧。 | + | > 这是因为,一个会写作的人,他厉害之处可不仅仅是会写作而已。文法清晰代表思路明晰。那些会写作的人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他们使得事情变得更好理解了。他们擅于换位思考。他们懂得抓住重点。这些都是你想在一个应聘者身上看到的特质。 |
+ | |||
+ | 一年前,我没有写作的习惯,既然要写,就先养成写作的习惯,当时恰好看到王佩的[[http:// | ||
我当时练习千字文还有两个目的: | 我当时练习千字文还有两个目的: | ||
行 22: | 行 23: | ||
这样做带来效果还不错,起码在此期间,千字文的压力迫使我去阅读书籍,写读书笔记,参加社会活动,组建写作社群,认识了各行业的人,这对当时的我都是非常有益的。 | 这样做带来效果还不错,起码在此期间,千字文的压力迫使我去阅读书籍,写读书笔记,参加社会活动,组建写作社群,认识了各行业的人,这对当时的我都是非常有益的。 | ||
- | 这期间,我自己摸索了一点写作的经验,大家可以去博客看看「千字文与写作」的分类,虽然比较稚嫩,但是毕竟也是真实的记录,相当有比较意义。 | + | 这期间,我自己摸索了一点写作的经验,大家可以去博客看看[[http:// |
- | ##问题 | + | =====问题===== |
在写千字文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了以下问题: | 在写千字文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了以下问题: | ||
- | ###一、形成舒适区 | + | ====一、形成舒适区==== |
各种被千字文牵引而成的信息输入行为模式(例如阅读、写笔记、总结等)已经养成,写作也已变成一种日常,也就是说,初始目的已经达成,我现在已经进入了每天写千字文的「舒适区」,每天写1000字这件事情对我而言不再是一件难事,我需要进去另一个「学习区」。 | 各种被千字文牵引而成的信息输入行为模式(例如阅读、写笔记、总结等)已经养成,写作也已变成一种日常,也就是说,初始目的已经达成,我现在已经进入了每天写千字文的「舒适区」,每天写1000字这件事情对我而言不再是一件难事,我需要进去另一个「学习区」。 | ||
- | ###二、思考太浅 | + | ====二、思考太浅==== |
每天写千字文,强制信息输出,好容易会将接到是每天写容易将浅度思考的内容分享出去,就好像拿着一个盘去接水,每次接到一点点就泼出去。比如说我最近写的关于实践卡写作法的文章,我在刚接触这个知识点之后就要匆匆忙忙地要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写出去,这种短时间得出东西毕竟十分粗浅薄寡。 | 每天写千字文,强制信息输出,好容易会将接到是每天写容易将浅度思考的内容分享出去,就好像拿着一个盘去接水,每次接到一点点就泼出去。比如说我最近写的关于实践卡写作法的文章,我在刚接触这个知识点之后就要匆匆忙忙地要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写出去,这种短时间得出东西毕竟十分粗浅薄寡。 | ||
行 38: | 行 39: | ||
虽然说这篇写出来的文章可以后续修改,但事实往往残酷:1.0版的想法放出去后,为了赶每天的千字文,并没有再多的时间和动力去做2.0,3.0版的修改(用大脑认知来讲,文章公开发表之后大脑误以为已经完成了指令,不会再驱动人去完善后续版本)。 | 虽然说这篇写出来的文章可以后续修改,但事实往往残酷:1.0版的想法放出去后,为了赶每天的千字文,并没有再多的时间和动力去做2.0,3.0版的修改(用大脑认知来讲,文章公开发表之后大脑误以为已经完成了指令,不会再驱动人去完善后续版本)。 | ||
- | ###三、产出质量 | + | ====三、产出质量==== |
以前的想法是:既然无法每篇都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那么通过数量的堆积,经历试错,我可能可以捉摸到读者的口味,然后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但现在的事实是,我已深知自己的浅薄,需要读更多的书,接触更多源头的知识,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 以前的想法是:既然无法每篇都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那么通过数量的堆积,经历试错,我可能可以捉摸到读者的口味,然后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但现在的事实是,我已深知自己的浅薄,需要读更多的书,接触更多源头的知识,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 ||
- | ##改变 | + | =====改变===== |
- | 察觉问题不久后,我进入了阳志平发起的开智青年故事会(「开智微信群」入群指南), | + | 察觉问题不久后,我进入了阳志平发起的开智青年故事会([[http:// |
+ | |||
+ | > 隐私的文字、技术类、笔记类的文章可以每天写,但公开的每天进行持续地文字输出,会给创造力进行损伤,文气会被稀释。天天坚持对外输出这种事情,容易将酷的底线变低,同时你的大脑会习惯这种线性操作,日益写不出更好的文章。 | ||
- | 隐私的文字、技术类、笔记类的文章可以每天写,但公开的每天进行持续地文字输出,会给创造力进行损伤,文气会被稀释。天天坚持对外输出这种事情,容易将酷的底线变低,同时你的大脑会习惯这种线性操作,日益写不出更好的文章。 | ||
虽然自己已经隐隐意识到以上弊端,但当局者迷,或者复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或者人就是愿意停留在「舒适区」,还不愿意正视事实。 | 虽然自己已经隐隐意识到以上弊端,但当局者迷,或者复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或者人就是愿意停留在「舒适区」,还不愿意正视事实。 | ||
行 53: | 行 55: | ||
接下来,阳志平老师还给出写作建议: | 接下来,阳志平老师还给出写作建议: | ||
- | ###与其持续写低质量的东西,不如储力写高质量的文章 | + | ====一、与其持续写低质量的东西,不如储力写高质量的文章==== |
厚积薄发,在适当的时候爆发出来,这样才算是酷的事情,做酷的事情比每天一些小事情所带来的效应会强的得多。 | 厚积薄发,在适当的时候爆发出来,这样才算是酷的事情,做酷的事情比每天一些小事情所带来的效应会强的得多。 | ||
行 59: | 行 61: | ||
所谓生命,是要写出最伟大的作品;所谓时间,是要浪费在最凝聚心力的伟大作品上。 | 所谓生命,是要写出最伟大的作品;所谓时间,是要浪费在最凝聚心力的伟大作品上。 | ||
- | ###争取高水准人群的认同 | + | ====二、争取高水准人群的认同==== |
社交媒体,因为庸众太多,太容易获取认可。而这个廉价的认可,会错失一些好机会。一旦年轻时,在社交媒体上获取点赞太多,比较对象就不是历史上的牛人、大家了,就是那群给你点赞的人了,一定要得到高水准的少数人认可自己,才不会陷入妄人境界,成为民科或者妄人。 | 社交媒体,因为庸众太多,太容易获取认可。而这个廉价的认可,会错失一些好机会。一旦年轻时,在社交媒体上获取点赞太多,比较对象就不是历史上的牛人、大家了,就是那群给你点赞的人了,一定要得到高水准的少数人认可自己,才不会陷入妄人境界,成为民科或者妄人。 | ||
行 65: | 行 67: | ||
是先有了高水准的少数人认可你,才接着是更多少数人,最后才是大众。每一步,遵从7%原理。而不是反之,这样根基最踏实,否则成名也快,衰落也快。 | 是先有了高水准的少数人认可你,才接着是更多少数人,最后才是大众。每一步,遵从7%原理。而不是反之,这样根基最踏实,否则成名也快,衰落也快。 | ||
- | ##方法 | + | =====方法===== |
- | ###写作可以练习 | + | ====写作可以练习==== |
- | 《文心书话》说到 | + | [[http:// |
+ | |||
+ | > 中国文论讲究不要轻易点出文章「机心」,任读者自行领悟,使得中国文学中充斥着大量不可言说的「道」。一旦探讨写作的具体技巧与指导性强的术,往往被讥笑。所以写作的道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站在一个云端来俯视与鄙视那些在金线之下挣扎的百姓们。 | ||
- | 中国文论讲究不要轻易点出文章「机心」,任读者自行领悟,使得中国文学中充斥着大量不可言说的「道」。一旦探讨写作的具体技巧与指导性强的术,往往被讥笑。所以写作的道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站在一个云端来俯视与鄙视那些在金线之下挣扎的百姓们。 | ||
由此可见,写作自有方法可循,只不过那些「高人们」遮遮掩掩,故弄玄虚,对别人说「功夫在诗外」「文章本天成」,就像考试时得到一本黄冈秘题,练功时得到一本《葵花宝典》,自己生怕别人学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手艺。 | 由此可见,写作自有方法可循,只不过那些「高人们」遮遮掩掩,故弄玄虚,对别人说「功夫在诗外」「文章本天成」,就像考试时得到一本黄冈秘题,练功时得到一本《葵花宝典》,自己生怕别人学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手艺。 | ||
题外话:我有一朋友就深受这种思想的毒害,坚信好文章是靠灵感爆发,随心而成的,结果我等了他好久,他也没有随心出一篇,就算好久随心出一篇,在我看来,那也是无关痛痒的QQ空间式的文章,白白浪费好苗子。 | 题外话:我有一朋友就深受这种思想的毒害,坚信好文章是靠灵感爆发,随心而成的,结果我等了他好久,他也没有随心出一篇,就算好久随心出一篇,在我看来,那也是无关痛痒的QQ空间式的文章,白白浪费好苗子。 | ||
- | 写作要靠灵感,那么,灵感是否可以习得?在七八年前,刘未鹏就研究过灵感的形成,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这段「暗时间」存在于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的过程之中,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你利用到的「暗时间」越多,灵感的产出率就越高。 | + | > 写作要靠灵感,那么,灵感是否可以习得?在七八年前,刘未鹏就研究过灵感的形成,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http:// |
- | ###刻意练习 | + | |
+ | ====刻意练习==== | ||
刻意练习不是傻乎乎地,天天坚持做一件事情,而是主动地,有计划地、艰苦地,有创造性去做。 | 刻意练习不是傻乎乎地,天天坚持做一件事情,而是主动地,有计划地、艰苦地,有创造性去做。 | ||
- | 关于刻意练习,阳志平老师的这篇文章《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提到 | + | 关于刻意练习,阳志平老师的这篇文章[[http:// |
- |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此如此,必成大器。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在于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不是刻意练习,因为没有激活长时工作记忆能力。 | + | >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此如此,必成大器。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在于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不是刻意练习,因为没有激活长时工作记忆能力。 |
- | 同人于野在《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中提到 | + | |
+ | 同人于野在[[http:// | ||
+ | |||
+ | >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 找一本小说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 | ||
- | 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 找一本小说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打场球,这样的活动都非常令人愉快,但是做再多也不会提高技艺。 | ||
正确的练习方式应该是这样: | 正确的练习方式应该是这样: | ||
- | 只在「学习区」练习; | + | - 只在「学习区」练习; |
- |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 + | |
- | 在练习的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 + | |
- |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 + | |
对以上四点做一个简短的补充: | 对以上四点做一个简短的补充: | ||
- | ####学习区 | + | ===学习区=== |
练习写作要界定自己的舒适区和学习区,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舒适区和学习区都会发生转变,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练习方法。 | 练习写作要界定自己的舒适区和学习区,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舒适区和学习区都会发生转变,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练习方法。 | ||
- |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 + | >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
- |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一定的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 + | |
- | ####分块练习 | + | >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一定的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
+ | |||
+ | ===分块练习=== | ||
将要刻意练习的领域分割成各个小块,然后进行有针对的训练。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写作课就要包含有描述声音的课程,要说出:那个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 | 将要刻意练习的领域分割成各个小块,然后进行有针对的训练。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写作课就要包含有描述声音的课程,要说出:那个声音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质感,给人什么联想, | ||
- | ####即时反馈 | + | ===即时反馈=== |
为什么那多健过身的人都推荐新手去请私教,因为私教可以即时纠正新手的错误,得到最及时有效的反馈,正反馈越多,进步就越大。 | 为什么那多健过身的人都推荐新手去请私教,因为私教可以即时纠正新手的错误,得到最及时有效的反馈,正反馈越多,进步就越大。 | ||
行 111: | 行 120: | ||
关于即时反馈,大家可以看看哥伦比亚大学写作课程的反馈安排: | 关于即时反馈,大家可以看看哥伦比亚大学写作课程的反馈安排: | ||
- | 像我这样的曾经的文学青年,如果有鲁迅或王安忆当面批改作品,有舒尔茨每天都在一旁拎着耳朵不断追问「你听到了什么」,最起码我们的文学梦可以做得更长久一些吧。严锋《作家是怎样炼成的》 | + | > 像我这样的曾经的文学青年,如果有鲁迅或王安忆当面批改作品,有舒尔茨每天都在一旁拎着耳朵不断追问「你听到了什么」,最起码我们的文学梦可以做得更长久一些吧。严锋[[http:// |
- | 如果要了解写作的「分块练习」和「即时反馈」,还可以看看这篇《大学写作是怎样炼成的——哥大核心课程之写作课》 | + | |
+ | 如果要了解写作的「分块练习」和「即时反馈」,还可以看看这篇[[http:// | ||
+ | |||
+ | 其中,即时反馈效果最好的环境就是群体学习,阳志平老师的[[http:// | ||
- | 其中,即时反馈效果最好的环境就是群体学习,阳志平老师的《心智工具箱(12):刻意练习》提到: | + | *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如程序员在类似于github这样的网站练习编程。 |
+ | *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 | ||
+ | *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 ||
+ |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 | ||
- |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如程序员在类似于github这样的网站练习编程。 | + | 广告时间:暂时进不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可以进开智微信群([[http:// |
- |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 | + | |
- |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 + | |
-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 | + | |
- | 广告时间:暂时进不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可以进开智微信群(「开智微信群」入群指南)。 | + | |
- |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 + |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
当你做一件事,这件事的难度与你的能力、兴趣以及技术相符(刻意练习就要找这种任务来做),你就会全神贯注,行为和意识高度统一,随之进入一种被称之为「心流」(Flow)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你会忘我,忘记时间、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东西,完全沉静在某项事物或情境中,从而找到极致的乐趣, | 当你做一件事,这件事的难度与你的能力、兴趣以及技术相符(刻意练习就要找这种任务来做),你就会全神贯注,行为和意识高度统一,随之进入一种被称之为「心流」(Flow)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你会忘我,忘记时间、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东西,完全沉静在某项事物或情境中,从而找到极致的乐趣, | ||
行 128: | 行 140: | ||
虽然说刻意练习不好玩,但当练习达到心流状态,好玩的东西就随之而来,这种状态就像好吃的东西一样,你会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再去进入心流,到这个时候,就无须再使用意志力去学习一种东西,而是靠内驱动力去学习一样东西,这样学习才会持久。 | 虽然说刻意练习不好玩,但当练习达到心流状态,好玩的东西就随之而来,这种状态就像好吃的东西一样,你会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再去进入心流,到这个时候,就无须再使用意志力去学习一种东西,而是靠内驱动力去学习一样东西,这样学习才会持久。 | ||
- | ###写作频率和练习文体 | + | ====写作频率和练习文体==== |
阳志平老师建议写作的频率为: | 阳志平老师建议写作的频率为: | ||
- | 每周原创一到两篇 | + | - 每周原创一到两篇 |
- | 每周翻译一篇 | + | |
- | 每周读书笔记一篇 | + | |
- | 每月精华一篇(三千到六千字) | + | |
- | ####1、原创 | + | |
+ | ===1、原创=== | ||
原创就是独立完成的创作,写出自己独有的东西。 | 原创就是独立完成的创作,写出自己独有的东西。 | ||
- | ####2、翻译 | + | ===2、翻译=== |
翻译是提高写作最快的捷径。 | 翻译是提高写作最快的捷径。 | ||
行 146: | 行 159: | ||
找名家翻译过名篇,不看翻译,自己先试着翻译,然后对照自己的翻译与名家的翻译,找出区别,最后再翻译一次。 | 找名家翻译过名篇,不看翻译,自己先试着翻译,然后对照自己的翻译与名家的翻译,找出区别,最后再翻译一次。 | ||
- | 推荐用书:《玩具屋九讲》,这本书可以用来精磨慢读。 | + | 推荐用书:[[http:// |
+ | |||
+ | > 关于慢读,同人于野在[[http:// | ||
+ | > | ||
+ | > 好书应该至少读两遍,第一遍用来理解,第二遍用来强力研读(怎么强力研读?在后面在做读书笔记部分会有介绍)。 | ||
- | 关于慢读,同人于野在《用强力研读书》中提到,读书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 | ||
- | 好书应该至少读两遍,第一遍用来理解,第二遍用来强力研读(怎么强力研读?在后面在做读书笔记部分会有介绍)。 | ||
阳志平老师提到的翻译名家有:王佐良、余光中、钱歌川 、思果 、刘宓庆、郭岱宗。 | 阳志平老师提到的翻译名家有:王佐良、余光中、钱歌川 、思果 、刘宓庆、郭岱宗。 | ||
- | 关于翻译的书单:译道技法 | + | 关于翻译的书单:[[http:// |
- | 在学习写作和翻译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恶魔奶爸的透析法来学习英语。毕竟掌握了英语,你才能接触到信息源头。 | + | > 在学习写作和翻译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恶魔奶爸的透析法来学习英语。毕竟掌握了英语,你才能接触到信息源头。 |
- | #### | + | |
- | 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是一件挺费心力的事,同人于野在《用强力研读书》提到的强力研读法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 + | ===3、读书笔记=== |
+ | |||
+ | 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是一件挺费心力的事,同人于野在[[http:// | ||
先选对书,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自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 | 先选对书,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自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 | ||
行 163: | 行 179: | ||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 ||
- | 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 + | - 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
- |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 + | |
- | 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 + | |
- |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书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 + | |
- | ####4、精华(三千到六千字) | + | |
+ | ===4、精华(三千到六千字)=== | ||
这篇文章应该凝聚练习者在一个领域内学到的心得、经验和总结等,建议按照写维基的形式来写,文章的架构可以参考一本书的目录,通过树形机构逼自己系统地思考问题。将文章结构搭建完成之后,再完成细枝末节。 | 这篇文章应该凝聚练习者在一个领域内学到的心得、经验和总结等,建议按照写维基的形式来写,文章的架构可以参考一本书的目录,通过树形机构逼自己系统地思考问题。将文章结构搭建完成之后,再完成细枝末节。 | ||
行 173: | 行 190: | ||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打开一个口子,大可以将此文当作是自己钻研学习的小论文,放出来让市场接受检验,写长文尤其锻炼人,要写就要写出思维密集高的文章,既然花费而来一个月的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就要写得好一点,让读文章人多多受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文章,这样才算赢了。 |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打开一个口子,大可以将此文当作是自己钻研学习的小论文,放出来让市场接受检验,写长文尤其锻炼人,要写就要写出思维密集高的文章,既然花费而来一个月的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就要写得好一点,让读文章人多多受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文章,这样才算赢了。 | ||
- | ###开始基础训练 | + | ====开始基础训练 |
- | 大家以前都上过语文课,写过作文,对写进教材的文章十分尊敬,总觉他们这样写是一定有道理的,只不过是自己有问题没搞懂,但事实上,被编进教材的文章其实也有很多问题,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滥用了比喻,那时候做学生,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一味地接收,根本不懂得学完之后跳出来返观教材,往往是接收了一点之后就马上去考试,考试一过就忘记了。 | + | 大家以前都上过语文课,写过作文,对写进教材的文章十分尊敬,总觉他们这样写是一定有道理的,只不过是自己有问题没搞懂,但事实上,被编进教材的文章其实也有很多问题,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http:// |
所以,要重新开始写作,就必须需要重新开始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向大师们学习。 | 所以,要重新开始写作,就必须需要重新开始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向大师们学习。 | ||
行 181: | 行 198: | ||
那么,怎么学习语文? | 那么,怎么学习语文? | ||
- | 中国写作传统不同于西方,两者美学趣味大相径庭。如果说西方是史诗与叙事诗传统,中国则是抒情诗传统。学习写作,还得在西方与古典中寻。 去古典中体悟最美的抒情;往西方练习简约的叙事之道。其中不二法门就是,看最优秀作家的文章,将自己沉浸在美文体验中。 | + | > 中国写作传统不同于西方,两者美学趣味大相径庭。如果说西方是史诗与叙事诗传统,中国则是抒情诗传统。学习写作,还得在西方与古典中寻。 去古典中体悟最美的抒情;往西方练习简约的叙事之道。其中不二法门就是,看最优秀作家的文章,将自己沉浸在美文体验中。 |
按照阳志平老师的观点,学习习作可以向这些人学习。 | 按照阳志平老师的观点,学习习作可以向这些人学习。 | ||
行 188: | 行 206: | ||
中国则是韩愈=》辛弃疾=》钱钟书=》余光中或王鼎钧。 | 中国则是韩愈=》辛弃疾=》钱钟书=》余光中或王鼎钧。 | ||
- | ###文章推荐 | + | ====文章推荐==== |
- | 阳志平《文心书话》,PDF地址。 | + | 阳志平[[http:// |
- | 王烁:《有效写作十三篇》 | + | 王烁:[[http:// |
- | ###书单推荐: | + | ====书单推荐:==== |
- | 《文心书话》第一章推荐阅读书目: | + | [[http:// |
- | http:// | + | http:%%//%%www.douban.com/ |
- | 阳志平:开始写作吧 | + | [[http:// |
- | http:// | + | http:%%//%%www.douban.com/ |
- | 萧秋水:《作文三书》切实帮助提升写作水平的书 | + | [[http:// |
- | http:// | + | http:%%//%%www.douban.com/ |
备注:早期叫《作文三书》,再版后增加一书,改为《作为四书》。 | 备注:早期叫《作文三书》,再版后增加一书,改为《作为四书》。 | ||
- | ###【一期一会】 | + | |
+ | ---- | ||
+ | |||
+ | ====**【一期一会】**==== | ||
二十一世纪的五大元学科为:1)网络科学;2)认知& | 二十一世纪的五大元学科为:1)网络科学;2)认知& | ||
————阳志平 | ————阳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