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5岁以上老程序员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案例1-迷茫尴尬

已经失业在家一年了,老程序员公司都不愿招,一个是待遇问题,不像刚毕业的学生几千块就能搞定,一个是工作强度问题,不像20几岁还能加班还能那么听话叫干啥就干啥。

另一个可能大部分老程序员都有点知识老化了,拿我来说,03年刚毕业那会搞搞asp网页还挺潮流的,后面06年转了Delphi客户端程序,09年又转java,现在又学了C++,lua想转手游开发但是别人不承认以前的工作经验了,特别是以前一直在PC端开发的想转移动开发都特别难,想想这些年总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学那些所谓的语言、技术、框架也好都太累了,怎么学都不够用。

如今也35+了好尴尬的年龄,转管理没那口才,继续技术吧不知道前面路在何方,也不知道未来又会流行什么和要学什么。

案例2-走出国门

83年生,06年成电毕业,一直在阿里,诺基亚等大型公司干,目前加拿大,在加拿大五大行之一做contractor. 这边contractor和国内外包不太一样,往往要求还相对高一些。而且也没啥地位上的差距。contractor的时薪一般相对较高,也可以自己注册公司避税,朝九晚五的干,加班可以,全部算钱(当然,这边的fulltime也不怎么加班,而且3.4点走的也不少)。我自己也是拒绝了全职offer要求做contractor,希望45之前先多挣点,以后再去银行这些单位养老。。

我承认很多国内顶尖程序员看不上这边对应的年薪6六七十万人民币的待遇,不过我觉得大部分普通程序员,如果并没有太大野心的,平淡过日子的,北美会是相对好的选择,至少不太担心年龄歧视,50多60的码农也很多。 另外工作生活的平衡性也很好。 当然,如果你有野心和动力,也可以入籍后申请TN签证南下去美国奋斗,收入还要高不少。不过身边人不少可能惰性吧,已经不想安顿好再南下了,即使收入再提高30%.(也许100%就会趋之如骛吧?)

个人觉得,国内搞码农的,英语还行的或者愿意提高的,可以研究技术移民。 因为码农是我个人觉得的,目前最适合移民的职业!因为你能力强英语好,可以直接工作而且获得当地相对好的收入!其他什么医生,老师,甚至其他行业的工程师,过来很多找不到工作。只有重新上学,干体力工,成本太大了!!我不是移民中介,也没办法一对一帮忙,只能说在我的宣传和鼓动下,我3个前同事成功移民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具体哪个国家,要看你和你配偶的雅思,学历,年龄)。 当然我这些话只是针对码农移民这一点而已,具体到是否移民,还有很多很多其他因素~~~

就如9年前,一个前同事10多分钟的讲解,改变了我后面的很多轨迹一样。相信码农们的动手和找资料的能力都很强,如果你愿意,可以不花一分钱找中介就自己搞定。。

案例3-一枝独秀

27岁入行,整十年,有点际遇,正专职单干中。当然如果北京有更好机会也不排除回去再折腾两年,没特殊情况,打算两年内不找工作,然后要二胎中。

案例4-路人甲

我不是程序猿,但整天跟他们打交道。我先做内容汪(网站和新媒体主编),后做运营喵(总监),也快35了。

我的职业危机感特别强,因为很多公司都明确要28-35岁之间的人,所以还自学了产品。我感觉程序员应该比我的危机感更强,因为我们公司的十二个程序员中只有一个到35岁的,上一家公司一个都没有。

虽说年纪大之后可以做管理、自己创业、口才好的可以做讲师,但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做到管理层,创业的成功率也没那么高,当讲师的就更少。我也很好奇,35岁以后的程序员都去哪儿了。

案例5-现实派

四十出头了,现在还只做到公司中层,平常要自己写代码,要管理部门,要指导其他人,感觉很累,一直休息不下来,下班后脑子里还总是不由自主的总是考虑要怎样设计会更好,或者是哪个员工太让人操心了要怎样调教等等,对编程已经没什么太大的热情,技术上说实话也达不到顶尖的水平。

以前一个月工资能买两平方房子,现在只能买半平方,并不是工资没涨,是房价这两三年涨得太离谱了。一直在瞅机会能不能干别的,不想这么累了。

不论现在和将来程序员们是怎样的心态,身后总会有个人默默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