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人口大省,“以其多,故能成其多”吧,当然作为中原文化腹地的传统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山东的阅读群体紧邻其后,也是文化底蕴影响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北京位列第七,彰显了首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所具有的高活跃度的阅读氛围,知识女性群体占比较大等综合原因。
从年龄段的关注度数据分析,24-30岁的关注度明显比其它年龄层高,这个年龄段女性,恰恰是大学毕业、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群。这个年龄段,在阅读上基本没有受迫性选择,所以是主动关注。在它之前的年龄段,关注度反而不如前者,该时期因为学校课业的繁重,选择阅读的时间相对有限。
随着年龄的增加,31-40年龄段比重下降到22.83%,说明女性在步入婚姻后,承担起更多生活责任,加之工作繁忙,事业处在上升期,造成阅读时间的大量减少。年龄再往上阅读关注力严重下降,这一方面反映出与针对这个年龄段女性阅读内容减少有关,也说明出生在50、60年代的女性,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普遍建立起来,与70后、80后女性阅读能力相比,是弱项。
这份书单,隐藏着“女性阅读”范围的狭窄,女性应该关注更多有份量的非虚构作品,打开视野,有信心追求那些与人类自身尊严、社会格局发展、未来社会想象,哲学问题思索的一些系列大历史观、大文学观、大社会观的阅读内容,甚至包含金融与政治学的部分,女性需要丰富自身阅读的容量,拥有对自身世界的深刻洞察力,构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我。
这几年,涌现了一批关注民国女性的作品,而描写、介绍林的图书更是层出不穷,这无疑增加了读者的共识,将她列在关注度最高的女作家群体中。铁凝、严歌苓、六六和王安忆都是当代最优秀的女作家,她们的作品经常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品,在读者中形成深刻印象,同时她们都没有停止新作的发表,许多女性读者是这些女作家的超级粉丝,每部新作出来,必然吸引了大量的关注。